fbpx

出版與線上課程的差異(1)

以作者角度看待的差異

by 小雲
87 瀏覽

去年下半年過了一段很激烈的人生,離開原有的出版業投身線上課程平台。說起來,線上課程平台與出版社在本質上是很相似的,但是呈現出的外貌又是截然不同。就像是舊有產業與新興升級產業的差異,就像以前的PChome突然遇到蝦皮那樣,出版社如果要繼續生存,靠已知的電子書是扶不起的,那麼線上課程平台能否幫助出版社延命呢?大概⋯⋯很難,但是有一些互補很有趣。

這一篇文章先來分享以作者角度來看,關於傳統出版與線上課程之間的差異,如果你對線上課程有點興趣或想知道一些巷子內的故事,我不能揭露太多,但是也可以初窺這門產業的特色。

出版社的作者

去過線上課程後,我深深覺得當一名出版社的作者是多麽幸福愉快的事了。為什麼呢?容我娓娓道來。

作為一名書籍的作者,最基本的輸出素材就是文字,古早前有人用毛筆字或原子筆寫在紙上交稿,現在的人大部分會用電腦打字,不管是存在Word、或是雲端筆記上,反正這類素材對編輯來說,要處理非常簡單,對作者來說也很容易提供。頂多有些書籍內容需要附上圖片、表格等,但是對作者來說這些素材都是簡單容易,比較難的是編輯要怎麼把表格重新編排、圖片的解析度與版權確認等。

簡言之,作者只要提供文字檔、圖片檔、表格的Excel檔(或者一起放在Word裡了),剩下的有缺什麼再補,基本上就是這麼簡單樸實,剩下的編輯整理成書都丟給編輯就可以了,中間穿插著校對兩三次確認文字、圖片與表格內容有無錯誤,或者增刪內容等。這期間還可以感受到編輯的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的暖心照顧,身心靈大滿足啊!

要說有什麼比較不好的,就是版稅比較羞於見人,大概平均落於10%左右,不知名的文學作者更低、知名作者就更高一些,但是整體來講我們就用10%當基準。當以前出版產業蓬勃發展時,一本書賣個一萬本以上都是常態,以一萬本來計算版稅的話:10,000本x10%x300元(假定書籍定價)x0.9(一成公關耗損書要扣除)=27萬

如果你有幸在二三十年前寫書,一刷的書能夠賣完結清版稅,就真的有二三十萬的收入。但是現在2020年至今的現實環境是,一本書能賣完一千本就算是不錯的持平了,也就是現在作者寫書只有2萬7的平均收入

這時候的作者就會覺得平均10%的版稅太低了,以前銷售量多不覺得,銷售量變低就會覺得版稅應該增加。但是出版業就好比是傳統產業的工廠,它還是有很多的既定成本與工序要做。網路上有很多出版大佬解釋過低版稅的原因我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懶人包-《作者版稅10%合理嗎?出版人算給你看》。

雖然知道10%的版稅是合理的,但是收入這麼差作者總是會有別的想法,這時候線上課程提供了40~60%的版稅收入就顯得很誘人。

線上課程的作者

線上課程簡單來說,就是把平面化的書籍內容,用影音的方式來呈現出來。我對線上課程的感想,用遊戲來說,就像是某個職業的升級版,例如戰士→魔法戰士,魔法師→魔導師等等的概念。

以出版社的角度來看,製作一本書的基本流程是這樣的:1. 從作者那邊拿到了原稿(文字、圖、表格等)→ 2. 透過排版軟體編排成平面化的紙媒並重複校對確認後 → 3. 給印刷廠輸出與裝訂成實體書 → 4. 送往各通路銷售與宣傳

而線上課程的製作流程基本上是這樣的:1. 作者提供課程影片 → 2. 平台業者依照等級檢查後 → 3. 上架銷售並發布各種宣傳通知促銷

這兩者的流程差異在哪呢?

一、提供稿件的差異

前述說過書籍的作者是幸福的,這是體現在對比線上課程的作者。線上課程的作者需要提供的素材,不再只是單純的文字、圖、表格,這些一樣要提供,只是變成提供宣傳素材用的介紹信、乾貨文等。

線上課程的主體是影片,所以作者要提供適合觀看的課程影片。影片的長度會有建議的規範,例如5到15分鐘為一節,利用這樣的時間長度來規劃課程影片的目錄。原本紙本書的目錄規劃不見得適合於課程影片,所以作者需要自行重新調整。不過呢,有些平台的編輯會跟作者討論影片內容,並提供重新修整後的目錄規劃。在這裡出版跟線上課程的一個最大差異就出現了——問券調查

出版社的編輯在跟作者討論修改目錄時,基本上可能是內部會議討論後跟作者確認修改,也可能是編輯直接跟作者討論後修改,但是線上課程的目錄修改,會利用到問卷調查的方式,從會員那邊取得相關的資料後再跟作者討論,這樣既有會員的背書建議、也能提前告知平台會員即將推出的課程內容

這是出版社,就我所知不會進行的操作,一來是出版社在大數據掌握上非常薄弱、二來買書的讀者資料都是掌握在平台上,所以出版社沒有這樣的會員基底來進行問卷調查,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惜的地方。其實出版社早期在每一本書後面有一張讀者回函,就是一種收集資料的方法,只是現在很少人會把讀者回函寄回,甚至出版社可能也沒有專人負責把這些讀者回函建檔做資料分析,其實這些資料才是最寶貴的說!

雖然有人會說有臉書、Youtube的粉絲可以調查,但是這些人很難辨別他們的屬性,問卷調查就是要依照適合的屬性去發布才比較有效,例如喜歡看言情小說的人你推薦他看自然科學叢書,那不是石沉大海嗎?

在與編輯確認好課程目錄後,接下來的重點有兩個影片內容,第一個是介紹影片、第二個是試看影片

介紹影片大約會落在2~5分鐘內,不能太長,通常會有設定分鏡腳本的規劃,讓作者介紹自己、課程內容、特色、可以獲得什麼等等。然後,你以為這是平台業者會幫你弄嗎?喔!圖樣圖森破!這些是作者要自行搞定的!不然你以為平台為什麼給你40%、甚至到90%的版稅呢?就是因為平台業者把出版社耗費在排版、校對、叫紙、輸出、裝訂的這些費用灌在作者身上,拿高版稅者自然要承擔高成本。

所以作者要想辦法自行產生出介紹影片,別看這不到5分鐘的影片,做起來也是挺折磨人的,作者不會可以請外包制作,或是平台業者有的有提供製片服務。介紹影片也不是隨便做做就好,做不好平台業者也會退貨的,尤其介紹影片是行銷宣傳的第一個關卡,相當於書籍的封面,成果好壞會影響到線上課程的銷售量,線上課程的銷量與作者的認真度是成正比的,你不認真對待,就不會有好成果!

第二個影片內容是試看影片,這部分影片其實也是平台業者把關品質的一個指標。早期的平台或許對影片品質不太在意,但是現在線上課程平台也很多,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大家當然會把影片品質列為審核條件之一,除了基本上要有16:9與1080P的解析度外,就是要看教學影片的教法是否讓人可以理解、呈現的內容是否可以清晰辨別、是否有環境噪音、美感適不適合等等。

很多人在錄製影片時經常會有卡詞、贅語等,這些可能要剪掉。另外想要在影片中呈現額外說明的,例如字卡或動畫,就需要後製處理等。這些都是審核試看影片的一些指標,而試看影片其實就是作者後續其他課程影片的縮影,通常平台會確認好試看影片品質OK後,才會跟作者簽約,並要求作者後續的影片依照試看影片的品質提供。而剛剛提到的這些品質要求,都是作者要自行處理的、或是發外包協助後製。

另外,還有字幕的輸出,試看影片或許不要求有字幕,但是通常平台業者會要求作者在提供課程影片時,也要提供輸出的srt字幕檔。這是因為有些人可能是在辦公室看課程影片,沒有喇叭、或是暫時不需要聲音的環境下,就會有看字幕的需求。

以上是課程主體必備的稿件資料,此外還有行銷宣傳用的素材。

二、行銷宣傳的差異

出版作者在提供書稿時,應該同時也會需要填寫一份關於書籍內容介紹、特色說明的資料。線上課程也是,只是需要填寫的資料更多,例如適合什麼對象、可以獲得什麼好處、圖卡化的課程特色等等。資料內容的差異,你可以從博客來的書籍介紹,再看看線上課程關於一堂課的介紹頁面。

那種資料呈現的差異就像我先前講過的遊戲職業升級版的差異,線上課程的頁面介紹相似於募資頁面的呈現

線上課程有分預購課程與已開賣課程兩類,現在很大部分的線上課程走的是預購課程,也就是跟募資很像的方式,先確認集資順利後再開課,這樣對平台與作者還有讀者都有相應的好處,不用擔心課程開不了虧錢、浪費錢,但是壞處就是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已開賣課程就不用等待,但是就要承擔銷售數量不足無法攤提成本。

不管是預購還是已開賣課程,課程頁面的內容需要極高的豐富度,例如一堂Python金融分析的課,聽起來就很專業,其內容介紹的文字就需要作者提供,編輯頂多提出疑問、需求與討論優化,並且依照作者給的文字轉換成圖卡設計。

除了優化介紹頁面需要的各種文案與素材外,在課程開賣時還會有面向適合屬性會員的開賣信需要作者提供,另外還有用於臉書、LINE、Youtube廣告的介紹文案,以及作者自己的社群平台發布消息內容等,雖然很多是平台的編輯或行銷會幫忙提供,但是如果作者沒有提供適合的文案內容,編輯也沒辦法憑空想像出介紹文案,就算憑空想像出來了,也有可能與事實不符,需要作者再提供意見重新修改。我就經常遇到作者沒給東西被主管要求生出東西來,然後作者看了之後事後補槍⋯⋯

這些文案內容可能還只是開賣的階段要提供的,之後每週如果想要推活動或促銷,作者就要再提供所謂的「乾貨文」-用來介紹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對你的改變、業界現況、有趣或實用的範例,讓平台的行銷人員可以幫你每週發佈的會員信件或部落格上行銷課程,透過這樣的持續曝光,讓忘記開信的會員看到課程、讓不小心經過的網友看到課程、讓臉書上的粉絲注意到課程⋯⋯等等,就是為了讓課程曝光,這樣才有機會轉換成購買,這些都是電商平台的操作,是出版社絕對不會做的事情,也沒辦法做的事情。而支撐這樣的做法,就需要作者持續提供行銷素材,就像我先前說的,線上課程的銷量與作者的認真度是成正比的,你越認真付出提供行銷素材與宣傳,收入就會更多。相較於出版來說,作者比較不用準備什麼,就是跟著出版社的活動走就好了。

根據以上的說明,你有發現出版的作者在提供稿件上是多麽幸福了嗎?

三、輸出作業的差異

傳統出版來說,作者提供稿件後,出版社就會接手稿件的整理、校對,然後排版輸出裝訂成書出貨,這些成本都是出版社承擔的;而線上課程在取得課程影片後,只需要將課程上架平台並銷售即可,線上課程承擔的成本主要是平台營運、編輯與行銷人員的成本,相較來說負擔的比例比出版社少很多,所以才能提供給作者40~60%的版稅。

但是不同產業的「眉角」也不一樣,線上出版其實也面臨著現在出版社的問題,競爭激烈、客群減少,所以優化與尋找出不同的路也是個平台業者正在努力的方向。優化部分當然就是針對影片品質與網站的部分,所以未來在輸出作業上,平台需要承擔的成本應該會再增加,至於作者版稅會否影響到是不知道了。


以上是以作者角度來看待這兩個產業的差別,或多或少也寫了一些產業概況,下一篇文章我想要分享如果你想成為能夠成功的線上課程作者,需要付出的條件有哪些,我會以我自身親歷的作者角度、以及以平台協助者的角度來分享,下一篇再見囉~

 


以上就是這次的內容分享,按照慣例要再打個小廣告,目前已出版了三本InDesign圖書與一堂線上課程,歡迎大家多支持!

《InDesign電子書製作實務:業界不能說的InDesign轉製電子書秘密課程》,完整的電子書線上課程!購課輸入優惠碼 2IND0 🎉即可獲得 200 元折扣😁

《InDesign Tricks 2:鬼才學排版》,第2版的InDesign Tricks專業書籍,除了豐富的專家技能外,還提供了菜鳥到老鳥都需要矯正的正確排版觀念與流程。目前有在博客來Readmoo電子書平台Googleplay圖書讀冊Pubu皆有上架喔~❤

《InDesign Tricks:專家愛用的速效技法》,提供許多InDesign進階編排技術的教學,讓讀者了解專家們都是怎麼快速編排的,本書的電子書互動介紹頁面:這裏。目前有在Readmoo電子書平台Google play圖書Kobo讀冊均有上架喔~❤

《GREP Tricks:InDesign自動化的極致,快速搞定瑣碎煩冗的編排流程》,提供了比快速更厲害的神速技巧——GREP應用,目前已在挖貝選物蝦皮賣場Readmoo電子書平台Google play圖書讀冊電子書上架了~❤

如果你覺得本篇文章對你很有幫助,也歡迎你使用我的永豐個人商店支付打賞贊助,下方是我的支付條碼(或是最上方特色圖片右邊的QR碼),支援Apple Pay、Google Pay、以及個人信用卡刷卡支付(免手續費),贊助一杯咖啡的金額,是支持我繼續寫作分享的動力喔~謝謝~

相關文章

留下建議

我的作品

Cropped Cropped P1060991.jpg

@2022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